close
六月二十六日,獲邀到朋友的果園裡參觀。因此第一次吃到台東龍眼。
朋友是大寮鄉琉球村的望族,家族在村中擁有許多土地,大家聚在這裡開始築起百果園及百草園的夢想。

園裡種植了各種奇花異草及罕見果樹,其中果樹就有一百多種。
主人帶領我們巡園介紹:較特殊的有星蘋果、台東龍眼、越南龍眼、紅毛丹、榴槤、奇異果、橄欖、柿子、樹葡萄、黃金果、壽桃、酪梨、神秘果、、、等等,讓我大開眼界,有些是從沒看過的。當然,由於氣候與土質的關係,有些果樹長得高大,卻從不開花結果。

主人很好新奇,芒果就種了十餘種。口味各有不同,為了讓我們品嘗各種芒果滋味,每一種送一粒,帶回一大包,有些品種從沒吃過。
此外,送的水果中,有一種台東龍眼。讓我印象深刻。
以前在澄清湖看過它高大的樹幹,卻從未吃果它的果實。
這種龍眼和一般龍眼一樣,屬於無患子科,果粒較大,吃起來像紅毛丹,香甜多汁。 
果園裡種了三棵台東龍眼,結實纍纍。主人稱為芭樂龍眼,我回家查了資料才知是台東龍眼。又稱番龍眼、蘭嶼龍眼。
台東龍眼為常綠中型喬木,廣泛分布於亞洲熱帶雨林,西自斯里蘭卡,東至玻里尼西亞群島。在新幾內亞、美拉尼西亞、薩摩亞群島、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地都普遍分布,台灣則僅分布於蘭嶼。據研究可能是達悟族海上遷移中,從南島引進的。
台東龍眼對達悟人的生活具有多種用途,舉凡食衣住行,都有它的影子。

台東龍眼的樹幹與板根可用來做屋內的厚木地板、盛放飛魚的木盤、搗檳榔之小臼、熔解銀器時的薪柴、織布機的刀狀打棒及供男性老人所佩戴半月形的項飾等等。主屋後室屋脊樑木下豎立著象徵家屋靈魂的「宗柱」,亦是以台東龍眼為材料。

最重要的是蘭嶼獨木舟的船底龍骨及船下層的船板,就是以台東龍眼為材料。
因此我認為稱為蘭嶼龍眼更能表現出這種植物與蘭嶼的特殊關係
 


台東龍眼的生態特性,也很特殊,嫩葉鮮紅可抵抗紫外線,巨大的板根可以支撐高大樹身及抗颱風,葉子隨著樹身的成長有不同的變化及形態。這些都是適應雨林氣候的機制。

品嘗過台東龍眼後,隨手種了幾棵,希望也能在我的田裡長高長大。

百果園位於琉球社區單車道旁,由原來小火車道改建,
是大寮最直最長的單車道,假日車潮多。

 
台東龍眼樹形高大,葉子變化萬千,結實累累

 
外表像小芭樂又稱芭樂龍眼       種子和龍眼相似較大,果肉香甜可口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阿華 的頭像
    阿華

    阿華的部落格

    阿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